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柳州市46户一家三代为师家庭被认定为2021年度“龙城教育世家”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柳州市46户一家三代为师家庭被认定为2021年度“龙城教育世家”

发布时间:2021/09/09 教育 浏览:61

9月8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西柳州市共有46户从教三代以上的家庭被认定为2021年度“龙城教育世家”。一家三代接力教书育人,不求回报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石玉辉家庭,是其中之一。

“父亲一辈子都在侗寨任教,坚守在乡村课堂一线,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在广西侗乡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乡村小学任教了39年的石玉辉忆起已离世的父亲说道,“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勤劳俭朴、热情善良的好父亲”。

1961年8月,石玉辉的父亲石达成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距离家里约40公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小学任教,从此踏上了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

由于当时条件限制,石达成只能徒步往返学校和家里。“每周六下午放学,父亲翻山越岭,走四五个小时山路回家。”石玉辉介绍,周一凌晨三四点父亲又星夜兼程地赶往学校,“一双珍贵的皮鞋不到一个月就坏了,父亲舍不得扔,后来我上高中,又修补了给我穿”。

在石玉辉的印象里,父亲回家后心思依然在工作上。石达成每次回家都背着一个布袋,小时候石玉辉以为里面会有糖,悄悄打开看到的都是一沓沓作业本。“每次半夜醒来,都能看到父亲在煤油灯下写教案、批改作业,有时候累了他就拉二胡解乏。”

几年后,石达成被调回家乡三江八江镇任教。“离家近了,父亲放暑假正值农忙,家里都期盼着他回家帮忙。”石玉辉表示,但父亲大半时间在外学习、开会,农活都是母亲牵头干了。

在石玉辉对前途迷茫时,石达成建议他当教师。在石达成看来,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教授给一届又一届学生,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在石达成的教育和影响下,1982年12月石玉辉也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39年的教育生涯里,先后在八江镇多个乡村教学点任教。“教育学生首要是鼓励学生,激发其自信。”石玉辉表示,教师的鼓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以前班里有个性格沉静、学习中等的学生谢云顺,似乎没什么“特色”。有一次楼道里撒了一些豆奶,很多学生都绕着过去,谢云顺看到后跑回教室拿拖把将豆奶清理干净。

这一幕被石玉辉看到后,立即在班上表扬他注意公共卫生,为他人着想。此外谢云顺认真做值日,不计较干多干少,经常热心帮助别人,石玉辉也及时给予鼓励。

“慢慢地谢云顺上课和写作业都很认真,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高,期末被同学评为三好学生。”石玉辉表示,从这件事上他得到启发:每一个孩子性格不同,在集体中或许不突出,但他们都需要老师的正面鼓励。

石玉辉的爱人和儿媳妇也是教师,2014年石玉辉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为这个“教育世家”增加了新鲜的血液。

参加完颁奖仪式后,石玉辉乘坐三个半小时的汽车赶回三江八江镇中心小学美地教学点。“42名学生等着我回去上课,学校只有三个老师,我不能离开太久。”石玉辉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学成后为家乡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