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西南宁戏剧优秀剧目流光溢彩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广西南宁戏剧优秀剧目流光溢彩

发布时间:2022/04/30 新闻 浏览:90

戏剧是由文学、表演、导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所有戏剧的共同特点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故事”,不同之处在于表演手段。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中国戏剧史新论》(周华斌著)中指出: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把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综合运用于舞台,刻画人物、表现情节,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因而,中国各地的地方戏曲称得上是最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的载体,南宁独有的戏曲剧种——邕剧,以700多部传统剧目的骄人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编写)“四、民间戏剧·邕剧”称为“汉族戏剧文化和岭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结晶”。

南宁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舞台是包容并举、兼收并蓄的:既有传承传统戏曲的邕剧、粤剧等七大地方戏曲剧种,也有对话剧、歌剧、舞剧等西方艺术形式进行民族化探索的丰硕成果,而且中外剧种在保留经典剧目的同时,还在不断推出原创或移植的新剧目。其中,不乏互融互补、相互借鉴的例子,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在各剧种的创作与表演方面也从中不断得以充实、发展、创新。而这一切对于戏迷来说,时时都能享眼福、耳福了。

对于强首府战略背景下的南宁戏剧创作与表演成效,覃小琼、许燕滨撰《强首府战略背景下南宁市民族文化发展研究》(刊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9卷第3期)认为,近年来,南宁市文化界创作、排演了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百鸟衣》《骆越先歌》,邕剧《玄奘西行》《顶蛳山人》,粤剧《海棠亭》《璎珞传》《江姐》等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精品艺术作品繁荣了首府南宁的艺术舞台,积极传播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走亲东盟行”等活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和对外宣传平台,不断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南宁将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步伐,促进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筑牢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争取再出更多的文化精品。

流光溢彩、百花齐放的南宁戏剧创作与表演舞台,渲染出饱含不老记忆与时代激情的邕城之美,在述说筚路蓝缕的历史、记录红红火火的当代,也在展望前程似锦的未来。

 

舞剧《妈勒访天边》

根据同名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冯双白担任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丁伟担任总导演,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阴暗和寒冷封锁了壮族先民的家乡。为了找回太阳,一位美丽的孕妇带着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带着乡亲父老的嘱托,在《寻火歌》中踏上征途。在途中,一个新的生命——勒降生了。在《走歌》中,勒勇敢成长,而母亲渐渐老去,最后只留一首《盼归歌》便抱憾辞世。勒在歌圩中与藤妹以绣球定情,两人让爱情化为继续寻访太阳的力量,相互搀扶继续向着天边走去……

作为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史诗性的舞剧,《妈勒访天边》用雄浑细腻的艺术笔触、丝丝入扣的情感描写和独具民族色彩的乐观主义精神追求,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壮乡民族风情,赞美了壮族人民勇敢坚定、不断进取的民族性格,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歌颂了壮族人民史诗般的生命历程和精神求索之路。该剧被誉为全国舞剧史上的里程碑。于平撰《关于当代中国十大少数民族舞剧的述评(下)》(刊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杂志2017年第3期)认为,《妈勒访天边》作为一部“情境舞剧”,对于人物刻画一以贯之,使得舞剧情境的蒙太奇获得一种内在逻辑,一种附着于人物的信念并深入民族性格的逻辑。这是一部蕴含了极强叙事性的舞剧。

《妈勒访天边》在2000年荣获第五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金奖及10个单项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金奖、组委会纪念奖,以及7个单项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01年,荣获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及7个单项奖;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八届广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荣誉奖。2002年,荣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编导奖、文华表演奖等3个单项奖。2005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4—2005年度)“十大精品剧目”(舞剧类第一名)。2015年,入选中国对外演出集团公司2015年“中华风韵”欧洲巡演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扶持。2021年,该剧成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艺术精品创作扶持计划重点扶持项目。

 

舞剧《刘三姐》

舞剧《刘三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中国舞蹈家协会、广西舞蹈家协会支持,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该剧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编剧冯双白担任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丁伟担任总导演,南宁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李紫君担任副导演,著名艺术家、电影《刘三姐》女主角黄婉秋担任艺术顾问。

该剧融汇了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等多种舞蹈语言,搭配以诗情画意的山色水影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壮族山歌,讲述壮族歌仙刘三姐与阿牛哥的动人爱情故事,充分展现广西的民族之美、风光之美、人文之美,以及壮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敢,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舞剧《刘三姐》与同名戏曲和电影一脉相承,在剧情上基本延续了民间故事的情节架构。但在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全程用舞蹈演绎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全剧在挖掘“刘三姐”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当代审美、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对经典故事作出了符合时代特征的深刻演绎与全新诠释,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能歌善舞的“刘三姐”艺术形象,极富现代魅力。在充分展现广西民族文化的同时,其在人物形象、舞蹈风格、音乐创作等方面也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入了电子音乐和街舞等潮流艺术,处处洋溢着流行文化的气息。

梁晗昱撰《民族经典的新生——以舞剧〈刘三姐〉为中心》(刊于《戏剧之家》杂志2020年第13期),围绕从“声”到“身”——舞蹈语言的书写、从实景到诗意——舞台幕景的意象化、从传统到现代——人物塑造的多元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剧新样态的经典叙事之妙,认为该剧与时代呼应的青春时尚感,十分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有助于吸引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舞剧《刘三姐》荣获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获奖提名、第十五届广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广西对外传播奖、南宁市2018年度精品创作奖、广西2019年度优秀剧目;2018年,入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当代文学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第一批项目。

舞剧《百鸟衣》

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出品,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的舞剧《百鸟衣》,结合同名壮族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全剧依托壮族青年古卡、凤凰依娌集结百鸟力量,以个人牺牲战胜作恶黑魔,恢复青山绿水,重建美好家园的故事,将古老与现代的审美元素进行融合,艺术地实现了对壮族文化精神的现代书写,对人性美、“中国梦”力量的深层再现。

舞剧《百鸟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立项资助,2015年获第九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银奖,以及桂花舞蹈编导奖、桂花优秀表演奖、桂花表演奖、桂花音乐创作奖、桂花舞美设计奖、桂花编剧奖等奖项。

 

话剧《大山壮歌》

以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为题材的话剧《大山壮歌》,是南宁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创作的精品之作。该剧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演出。

该剧以南宁市各县区近年来涌现的驻村第一书记典型形象为剧中主角创作原型,展现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下,山乡村寨的各族同胞积极开拓、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用滚石上山的精神和力量,向贫困宣战;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奔向美好新生活。

《大山壮歌》剧本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剧本扶持工程,实现了广西原创话剧剧本零的突破。剧目还相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当代文学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第二批项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优秀剧本扶持计划、广西2018—2021年度重点剧目、南宁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2020年,荣获中国话剧协会等主办的第七届武汉国际戏剧演出季优秀展演剧目奖。

 

邕剧《顶蛳山人》

邕剧《顶蛳山人》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主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创排演出。作为首次以戏曲手法来展现史前故事的《顶蛳山人》,以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南宁顶蛳山遗址文化为素材,描绘了新石器时代的顶蛳山人在邕江之畔生活、繁衍、创造的图景。这部剧作打造了“史前剧”的新概念,以南宁本地古老剧种——邕剧来演绎史前文明进程,向远古南宁的开拓者表示敬意。

《顶蛳山人》有“发现”“寻找”“收获”“共享”4个分场,以狩猎围捕、安居乐业、天灾人祸、寻找稻谷、收获生命、族群战争、人性萌发、分赠稻种、和睦共处等情节,展示了南宁本土的顶蛳山贝丘文化,重现了邕江流域迸发出“开天辟地”文明之光的历史时刻,震撼人心。

2018年,《顶蛳山人》被列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精品项目;2019年,被评为2019年度广西优秀剧(节)目;2021年,荣获“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铜奖。

邕剧《玄奘西行》

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创排演出的新编历史题材邕剧《玄奘西行》,通过玄奘西行历险、天竺求学、载誉荣归三个段落展开情节,表现了玄奘为探究佛理,执着信仰、追求理想的精神,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僧形象,以艺术的手段展现“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脉搏。该剧《玄奘西行》的创作和演出,是对“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该剧中,通过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新曲新词、原汁原味的传统邕剧唱腔以及精美华丽的服装道具,成功塑造了一个不同于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而是亦刚亦柔、亦勇亦智,温暖又坚强的高僧玄奘艺术形象。廖华撰《暖心玄奘美丽之旅——评邕剧〈玄奘西行〉》(刊于《大舞台》杂志2019年第3期)认为,传统戏曲要走进年轻观众的视野,就必须革新,而“新”的途径需要积极探索,邕剧《玄奘西行》就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该剧在艺术上体现了三个特点:结合壮乡民间艺术,发扬邕剧的特技与南派武功;融入印度歌舞,展现异域风情;旁白设计巧妙,引人深思。

2016年,《玄奘西行》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7年,被评为2017年度广西优秀剧(节)目;2018年,荣获第十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铜奖。

话剧《水街》

方言话剧《水街》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创作,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演出。

该剧以南宁水街三个家庭三代人的际遇变迁、奋斗历程为主线,用不同时期的生活切面,纵横交错地书写各色人物半个世纪的情感嬗变、心路历程,尝试演绎一个城市的“变”与“不变”。该剧选用南宁本土文化符号,如邕江、水街、双孖井、老友粉等地方风物,试图唤起人们对南宁老城区的缕缕记忆。《水街》集地方剧种、时代精神、市场要素于一身,其创排演出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上的一次突破。

2015年,《水街》荣获第九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金奖,以及桂花编剧奖、桂花导演奖、桂花优秀表演奖、桂花表演奖等奖项;2017年,荣获第十四届广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粤剧《海棠亭》

新编历史题材粤剧《海棠亭》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创排演出。该剧以北宋大词人秦观被贬谪到横州编管期间,传道授业、兴办教育的史实为依据,通过秦观在横州为民办学的人生经历和与横州人民融为一体的真挚情感,塑造了一个落难不落志,像海棠花一样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根开花的词人形象。

该剧打破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创造性地将现代舞蹈元素引入传统戏剧,另一方面大胆借鉴现代电影中“淡入淡出”“闪回”的手法,表现“新粤剧”的独特魅力。何荣智撰《外乡人,你是过客吗——粤剧〈海棠亭〉观感》(刊于《歌海》杂志2013年第1期)认为,该剧不以编写外部激烈的戏剧冲突取胜,而是通过营造与秦观个性相符的如诗如画的舞台氛围,编造有助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戏剧情境,来抒发文人情怀,传递人生况味。《海棠亭》展示了壮乡民俗风情,如壮族的歌圩、竹竿舞等,通过歌舞等呈现了壮族人民自由恋爱、以歌会友、热情好客、乐观生活的特征,展现了壮汉文化相互融合的印记。

2011年,《海棠亭》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12年,荣获第八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金奖,以及桂花优秀表演奖等奖项。

 

粤剧《江姐》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演出的红色经典粤剧《江姐》,根据歌剧《江姐》进行移植,在南宁戏剧舞台上盛演不衰。

粤剧《江姐》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川东地区地下党为配合我军战略反攻、解放全中国,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场尖锐、复杂、激烈的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坚持和敌人进行斗争。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革命同志,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全剧塑造了江姐等优秀共产党员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忠诚于理想和信念的英雄群像,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成立不屈不挠、浴血奋斗、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唱响了一曲激动人心的革命英雄主义颂歌。

2011年,粤剧《江姐》被列入南宁市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剧目;2021年,入选“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大型剧目展演。该剧还在2021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校园”之传统戏曲、精品剧目进高校项目中作为首场演出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