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西桂林80后乡村女教师石夏月:带着母亲和儿子去大山深处任教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广西桂林80后乡村女教师石夏月:带着母亲和儿子去大山深处任教

发布时间:2022/04/25 新闻 浏览:52

东良教学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大山深处的东良自然村。这里有6个孩子,34岁的石夏月是唯一的老师。

石夏月不是一个人。学校里,有她年幼的儿子,有疼爱她的母亲——从一头扎进这大山深处的学校开始,她就决心在此安家。

去东良村路途遥远。这里离桂林市区约80公里,到了兰田瑶族乡街上,进村还有20多公里,虽然都是水泥路,但一路上蜿蜒盘旋,狭窄的地方甚至还不能会车。也正是因为山高路远,为了孩子们就近入学,经过几次调整,坐落在瑶山深处的东良教学点“倔强”地保留了下来。兰田原先有17个教学点,东良是目前2个教学点之一,服务东良自然村盘家、桐油坳、河口三个小组60多户人家。

教学点远在深山,师资配置尤难。原先的老师退休之后,到东良的教师总是不大让人满意:年纪太大的,偏科严重的,和学生打不成一片的……直到石夏月到来。

2019年,石夏月通过当地的教师招考,来到了东良教学点。大学毕业的她,曾经闯过广东,进过机关单位。虽然她也是兰田本地人,但家就在乡政府所在地附近,“这里实在太偏了,你随便在外面找个工作不好吗?”很多人对她的选择看不懂,石夏月却不管不顾地扎根于此。

石夏月生长于农村,对农村教育有感情,对教书育人有信念。她在广东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老师,感慨于城乡教育的差距,时常想着要为改变乡村教育面貌奉献自己的力量。她当老师也挺有心得,大学里学美术专业的她,在这所乡间学校开展多元化教学,把自己的美术所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除了完成课本知识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她带领孩子们徜徉油菜花地、漫步春天的田野,在生活日常中寻找真善美。她说,最希望山里的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说、能唱,懂学、会玩。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调动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多姿多彩地成长。

在教学点稳定下来后,石夏月就想着把儿子接到身边来。她考上教师的时候,当时才3岁多的儿子跟着外婆生活。石夏月看了太多的留守儿童,她觉得自己不在身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学校到家,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没有班车,还经常因为山洪阻断道路,她一个星期回一次家都不容易。

儿子稍大,也到了准备上学的年纪,石夏月把他接到了学校。刚到教学点的时候,这里只有4个孩子,后来多了一个,再后来,加上自己儿子,就有了6个学生。这里进行复式教学,石夏月教完一年级,布置完作业,马上又拿起二年级的课本。从语文到数学,从体育到美术……一周5天的课程满满的。

一个教学点的生活,看着简单,但石夏月一个人既要教学,又要日常管理,自己的一日三餐再加上孩子们的午休午饭,她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她把备课的事情放到后半夜,等儿子睡着了,才亮起一盏灯,守着手机4G信号学习、备课。这里没有通网络,她只有通过手机连通笔记本上网,通过网络学习各种教学实例和课例,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提升自我。

她常常这样一个人忙到半夜,这让母亲非常心疼。“要不你也去学校吧。”就这样,她把母亲也接了过来,成了不拿工资的编外人员。除了照顾女儿和外孙,老人家平时就负责帮孩子们热午饭、打扫卫生、洗洗涮涮。

去往东良教学点的梯田上,油菜花引来蜂飞蝶舞。“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静谧的山谷中,孩子们稚气的朗读声是这大山深处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