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仰——记112岁老红军韦贞江的本色人生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信仰——记112岁老红军韦贞江的本色人生

发布时间:2021/12/14 新闻 浏览:116

2021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92周年纪念日。

当天清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大定村,112岁的老红军韦贞江拿起扫帚,走出家门,缓慢又细致地清扫屋旁的村道。

扫帚是他的拐杖,也像92年前他参加百色起义时,手中紧握的那杆土枪。

当年,他沿着这条小路离开家乡,在韦拔群的引导下,开启革命生涯。他先后参加红七军、红八军,立战功多次,因战乱与队伍失去联系后,又辗转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都安游击队,并于1949年光荣入党。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群众推举为生产队长,带着乡亲开荒造田、引水种树,让贫瘠的大石山变了模样。

“今年中国共产党100岁了,100年来,党带领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2021年5月,都安瑶族自治县组织党员来到抗战老兵、百岁老人韦贞江家中,聆听老人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党史中的峥嵘岁月。图片来源:广西民族报

“党叫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质朴本色、为民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经常到单位和学校,义务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和红色革命故事。

在韦贞江生活和战斗的故乡,流淌着一条水量巨大的地下河——地苏地下河。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和通道流动,积少成多、涓滴成河,在黑暗中向东南方奔淌几十公里,涌出地面重见天日,汇入西江上游,复滚滚东去,成为珠江一脉,终滔滔归海。

碧波渺渺奔流千年,红旗猎猎漫卷八桂。川流不息的地下河养育了韦贞江,也指引他如此般义无反顾,为了一个坚定的信仰,在苦难中奋起,在磨砺中前行,在奔流中坚定,在辽阔中安宁。

(一)

1909年6月,韦贞江出生于地苏镇。父亲因病早逝,生活贫苦不堪,加之土豪劣绅欺压,让年少的韦贞江恨透了黑暗的旧社会,也培养了他独立、坚强的性格。

1926年,都安境内大面积严重干旱,农作物绝收,百姓食不果腹。次年春节后,18岁的韦贞江与同村少年结伴,前往东巴凤一带找寻活路。在东兰,他遇到了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加入农民赤卫军,先后参与了凤山、巴马、田东等地的农民武装暴动。

随着农民赤卫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韦贞江也成为一名红军战士。部队多次被敌人包围打散,他始终不改初心,每次又找到队伍,坚定跟着党走。

1929年12月11日,是韦贞江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参加了由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领导的百色起义。他清楚记得见到邓小平的样子:“他做事雷厉风行,很有章法,讲话作动员时很有号召力,大家都爱听。”

1930年底,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韦拔群带领包括韦贞江在内的部分指战员留在右江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两年后,韦拔群不幸牺牲,韦贞江也在随后的战斗中,再次与部队失去联系。

历经曲折,1947年,他重新找到了组织,加入由共产党员方生、兰有良领导的都安游击队,与敌人反复激战,并在战斗中日臻成熟。

1949年,韦贞江实现了多年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从1927年至1949年,韦贞江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革命前辈,如大江大河奔涌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开天辟地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二)

都安解放后,韦贞江解甲归田。

“他有过几次去县里工作的机会,因为一些原因最后都没去成,但他从没怨言。”都安瑶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苏宗继介绍,韦贞江为人正直,做事公道,乡亲们都信服,在上世纪50年代,他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

“爸爸很要强,做生产队长时,事情抢着做,分东西拿最少的一份。”在韦贞江三儿子韦松勋印象中,父亲从未对他们讲过获得的战功。他依然像个士兵,把乡村当成新战场,带领村民们开荒造田、打井取水,用双手把荒山坡变成了金窝窝。

1958年,韦贞江的妻子去世,留下4个尚未成年的儿女,其中小女儿韦凤花年仅3岁。

自己因战致残,既要担起生产队长的责任,还要含辛茹苦拉扯4个儿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艰辛可想而知。

韦松勋回忆,四兄妹相继读书,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大难题,“我们上学住校,周末回家。周一早上,我爸挑上20多斤柴火送我们上学,到街上卖了赚点钱,给我们进学校。”

日子再苦再难,韦贞江没向组织叫过一句苦,伸过一次手。党费一时凑不齐,他就用芋头、玉米等粮食抵交,从不拖欠。

“我们小时候不懂事,也抱怨过,别人当过兵打过仗,能去县里做干部,为什么他要带我们过苦日子。”大儿子韦松涛说,“每当这时,爸爸就说:不要想着靠我,你们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靠自己双手吃饭。”

“靠自己双手吃饭。”4个孩子一直记得这句教诲,他们也都做到了。韦松涛病退前,是当地公路养护站的员工,其余三姐弟都是普通农民,靠种地和打工自给自足,成家立业。

每次逢年过节,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来慰问韦贞江,问他有什么要求,他都说没有困难,而且反复叮嘱,下次来别带慰问品:“我吃得好,穿得好,国家每月还发2000多块钱,已经很知足了。”

(三)

某次,当地领导又来慰问韦贞江,关切地询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时,这位百岁老人第一次提了要求:“想请组织给村里修条路。”

当时,村道还是窄窄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孩子们要走几小时去上学,货车开不进来,村民种的农产品,只能步行挑出去卖。韦贞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组织开了口。

不久后,一条几公里长的水泥村道开始动工。韦贞江让儿子去拉石头帮忙修路,还号召村民一起投工投劳。

路很快修好了。韦贞江的房子就在这条新路旁边。只要天气不错,老人起床吃过早餐后,都会走到门口,坐在小凳子上休息。

他看着孩子们清早欢快地奔向学校,路过时大声向他问好;看着村民种的玉米、土豆,被三轮车拉着,顺利地运出去售卖;看着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买了摩托车、小汽车,带着对象回家……看着这一切,老人满心欢喜。

扫地、喂猪、编藤筐……年过期颐的他依然闲不住,每天都要劳动一会儿,心里才踏实。他爱看电视,尤其喜欢看抗日战争片和军事频道,但最喜欢的,还是青年人和孩子们来看望他,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来邀请他,去讲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故事。听众对他充满了崇敬,也汲取了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每一次,他都会端正穿好自己的老军装,在军装左胸位置别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纪念勋章。

佩戴在最上方的,永远是一枚鲜红的党员徽章。

“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道出了红军长征胜利乃至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这也是老红军韦贞江用百年人生,书写出的忠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