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西天等:三代“愚公”凿山记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广西天等:三代“愚公”凿山记

发布时间:2021/07/09 新闻 浏览:98

四面环山,且大山向中心倾斜——位于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广西天等县道念村立屯崖高路险,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将当地百姓出山路堵了数千年。

90多年前,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立屯所在的左右江革命老区曾是广西生存环境最恶劣、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从1973年开始,赵德清、赵维能、农世英三任党支书棒棒接力,带领村民“移山”。1997年,一条长460米、高和宽各4.5米的出山隧道全线贯通,圆了立屯人世世代代的出山梦。如今的立屯,更是摆脱了贫困,开跑乡村振兴的新一棒。

靠双手凿通大山

“出门三道岭,看天来吃粮。大雨水齐腰,滴水贵如油。”这首当地歌谣道出了立屯人祖祖辈辈的生活窘境。

立屯老队长、81岁的村民赵德备记得,以前从立屯到山外必须翻越大山,走的是羊肠小道,到县城要三个多小时。“去县城购置油盐针线等生活用品,往返需要近一天。”他说,常常还没回到家天就黑了,在山上饿得实在走不动道,只能等家人提着火把上山来接。

在立屯,村民时常“看天喝水”。干旱的时间一长,人们得肩挑马驮几公里,往返多次,去山外“借”水。水多了也麻烦,到了雨季,几场大雨堵塞了“漏斗”,便会洪水淤积,形成水涝。

开门见山不见路,阻塞了当地发展。20世纪70年代,立屯的70多户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元,住的是用泥巴糊着稻草当墙、竹子编成茅草作屋顶的房子,几块木板分隔开卧室、厨房和猪圈。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面对大山,前有愚公移山,后有立屯人凿山。

1973年,立屯党支部书记赵德清带领群众开辟出山隧道,成为立屯人凿山开道的第一任支部书记。

黑漆漆的石洞中,浓烟滚滚。“我们靠人力一点一点地凿山挖隧道,一百锤才打进去一寸。”村民农世豪还记得,在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党员冲在前,和群众一道齐心协力,利用手头仅有的铁镐、凿子、铁锤、钢钎等工具,一日三班,同大山抗争。

烛光不灭,钎锤不歇。“党员总是抢着干最难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比如打洞、装炸药、点炮、抢修隧道塌方,等等。”赵德备说,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家家户户大多参与其中。

虽然村里物资匮乏,但为了彻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立屯人勒紧腰带,不断筹资、投工投劳,从未轻言放弃。

1984年,当地党员带领群众,靠双手终于“凿通”一座山,挖凿了一条460米长、2米宽、2米高的隧道。困扰立屯很多年的出行、排洪排涝等问题初步解决。

“带领群众一任接一任挖下去”

由于隧道高度、宽度有限,拖拉机等交通工具难以通行,当地干部群众决定一鼓作气,继续开挖。

从1986年开始,第二任、第三任党支部书记赵维能、农世英接过接力棒,带领村民对隧道进行拓宽、加高,从两头同时开挖,凿洞与开挖洞外的地下泄洪排水道一起进行。

道念村驻村第一书记农远招说,村民们清楚开凿隧道,必是一场拉锯战。“当地人曾立下一个规矩,不管谁担任支书、队长,都要带领着群众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地把这条隧道挖下去。”

打钝2000多条钢钎,报废460多辆人力车,搬运石头10000余立方米……1997年3月,历经三代党支部书记,历时24年艰苦开凿,这条长460米,高、宽各4.5米,集交通、排洪于一身的出山通道全面完工。

人们估算,过去从屯中翻山外出需3个多小时的路程,如今从隧道走出去只需10多分钟。

洞里洞外,春去秋来。隧道在昼夜交替中不断向前延伸,开凿期间的艰难险阻难以想象。

赵维能曾因劳累过度3次昏倒在工地上,农世英则一再拖延自家的建房进度,建建停停11年……但党员干部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带着群众硬生生凿通了出山路。

有了这条隧道,立屯百姓再也不用肩挑背驮翻山越岭、带着磨破的鞋回家;再也不用选择曾经“更快”的出山路——冒着滚落山坡的危险,用双手攀着石道两旁的藤萝前进;再也不用眼睁睁看着洪水淹过即将成熟的庄稼地,冲走刚养肥的鸡鸭鹅。

大山再也堵不住村屯的出路

立屯人凿通了出山路,也凿通了立屯人告别穷困的“翻身之路”。曾经与世隔绝、一穷二白的小村屯开始改变。

货车开了进来,山外的客商直接收购村民的农产品,他们不用再肩挑背驮翻山越岭;建筑材料运了进来,村民拆掉了泥瓦房,盖起坚固的砖混平房;自来水引了进来,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得以解决……

24年间,立屯的共产党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带领群众凿山不止,打通幸福道路。

近年来,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当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投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开发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种植甘蔗、辣椒等特色农产品。2017年道念村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立屯人均纯收入超过8300元。

“屯里通过流转土地承包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还能进果园打工获得收入。”农远招说,屯里还引进企业建设扶贫车间、米粉厂等,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土地流转后,我每年获得2000多元租金。”村民农美萍说,扶贫车间办起来后,她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有近2000元的工资。

村民赵万红说,党的好政策让他有了医保、低保、产业奖补等保障,还获得了公益性岗位。“我家新建了养猪场,打算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21年能出栏50多头。”

在立屯,一个投资数千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已见雏形。农远招说,当地引进公司投资建设文旅项目“天梦景区”,并因地制宜打造田园综合体等惠民产业项目,正朝着乡村振兴的新目标迈进。

如今,山还在那里,但再也堵不住村屯的出路。

“廿年凿石穿山不信我村无出路,百户同心协力敢夸立屯有前途”——立屯隧道口的对联字迹苍劲有力,和隧道内陈列的钢钎等旧物一起,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愚公移山”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