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用法治力量保障美丽广西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31 创新 浏览:28
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推动全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取得显著成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为更全面有效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2022年4月至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5月16日至20日,执法检查组分赴南宁、贵港、梧州、贺州等市实地检查,2022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配合执法检查同步开展。
污水治理再现清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沙江河畔,人造景观与清澈见底的江水相得益彰,鸟语花香,犹如一座生态园林。
“过去河水污染严重,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南宁澳华花园小区居民韦燕萍说,“现在打开窗就是美景,看到的是蓝天碧水,闻到的是阵阵花香,就像住在公园里面。”
沙江河是南宁市主城区18条城市内河之一竹排江上游的右支流,与那考河以Y字形流入竹排江,最终汇入邕江。在治理之前,河流沿岸污废水直排偷排,垃圾四处堆放,造成河水污染严重,水体恶臭难闻,周边居民深受其害。
2017年,南宁市以那考河治理为样板,对沙江河进行了整治。黑臭的污水在经过沙江河再生水厂净化处理后排出,出厂水清澈透亮。2018年完成治理后,运营3年多以来,河道水质和生态自净能力不断提升,水生态群落逐渐完善,吸引了白鹭、白面水鸡、鹦鹉等多种原生鸟类前来“安家落户”,形成了自然水生物与人工栽种植物相辅相成的和谐生态景观。附近居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梧州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距离最近的居民楼仅三四米,但即便是在处理着城市生活污水时,附近小道也闻不到任何刺鼻气味,如果不仔细看,人们都不会想到这里居然有个污水处理厂。
可在前几年,这里时常有污水外溢的问题,梧州市长洲区人大代表在了解居民意见后进行调研,向长洲区和梧州市人大建议加大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提高污水处理标准。
“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将污水处理能力由原来的5万吨/天提高到10万吨/天,出厂水质也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标准,为周边水环境的持续提升贡献了力量。”梧州粤海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志成介绍说。在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的同时,该厂还对产生气味及噪音的构筑物、厂房通过加盖及安装隔音设施等降噪除臭改造,打造花园式厂区,优化厂区周边环境。
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总工程师刘洪表示,自2019年梧州市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工作以来,通过新建、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等措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基本实现了质的飞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盛天茗城小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板、宣传标语,这里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和智能化回收物收集屋。居民李先生说:“这里有明码标价废品回收的种类和价格,操作流程和方法也很详细,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盛天茗城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同时配备一名桶边督导员,指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小区物业经理介绍:“住户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基本实现。”
垃圾分类是垃圾治理工作的重点,南宁市主要从源头分类与指导、终端处理、回收利用、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将“垃圾革命”进行到底。近几年来,南宁市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9%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生活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梧州市静脉产业园采用“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等项目,在园区实现闭环循环利用和污水零排放。该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可发电,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达到工业用水回用标准,而焚烧垃圾后产生的炉渣,经过除铁、分选、破碎,还可用作建筑原材料,实现了梧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目标。2021年,该园处理生活垃圾35.7万吨,发电量1.64亿千瓦时。
在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形成以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再生钢铁及不锈钢、再生塑料、再制造、电子信息和宝玉石九大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国内唯一在园区内形成全产业链循环、资源量超560万吨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贵港也有高招。自来水处理后的淤泥、汽车换下来的机油、购买电器拆箱下来的泡沫、没吃完的过期药品……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废物最终到了水泥厂,经过专业处理后或成为水泥原材料,或成为燃料。“我们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依托现有的3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危废贮存、预处理、处置及废弃处理等设施。”在贵港台泥东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该公司总经理吴海华介绍。据悉,2021年,该公司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理的固体废物达3.4万吨,固废来源涵盖了广西所有设区市。
矿山修复重披绿装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广西多地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以及边开采边治理等方式,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保护,很多矿山正从“千疮百孔”变成“重披绿装”。
在岑溪市永裕花岗岩矿区,与曾经岩石裸露、泥水横流的场景相比,矿区坡面上的绿植已萌发新绿,景象生机盎然,干净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美景让矿区焕然一新。
“在复绿复垦方面,我们人大代表提出在矿区范围内高坡临坡绿化花卉带,每间隔2—3米的距离种上不同品种的树木。”岑溪市人大代表杨斯杰说。自2021年5月6日国家生态环境部曝光岑溪花岗岩典型案例以来,岑溪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接、组织10多批次的梧州、岑溪、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矿山企业,重点就“半边山、一面墙”“一矿一策”、废土废矿处置利用、排水排污等方面的整改内容进行考察调研,提出了20多条意见和建议,为做好整改复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岑溪市累计投入整改资金5.01亿元,清理固废1920万吨,硬化道路29公里,覆盖绿网137万平方米,矿山复绿效果明显提高。通过矿权整合,从根本上消除了“半边山、一面墙”开采问题。20座“一面墙”露天花岗岩矿山中,11座已完成整改,9座正在有序推进整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它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被誉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大藤峡江段是花鳗鲡、唐鱼、鲥鱼等水生珍稀、濒危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距离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不远处有珠江流域重要的洄游鱼类产卵场,工程建设对水生珍稀、濒危鱼类的洄游与产卵会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在建造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方的答案是:着力打造由“一中心、双鱼道、双增殖站、五人造生境”组成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目前,南木江副坝仿生态过鱼通道和配套建设的鱼类增殖保护站已投入使用,这种独特的双鱼道布置形式在国内水利工程当中还比较罕见。
南木江副坝鱼道分为1号鱼道(非汛期)和2号鱼道(汛期)。两个鱼道可满足全年过鱼的要求。据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移民部(保育中心)副主任廉浩介绍,目前,黔江主坝鱼道正在加快建设,南木江仿生态鱼道已建成并投入运行,2021年开展首次过鱼效果监测工作,监测到鱼道内鱼类有齐氏罗非鱼、草鱼、海南似鱎及广东鲂等21种。
环境整治倍添幸福
贺州市黄姚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是国家5A级景区。当地居民表示,前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黄姚古镇的游客越来越多,但由于环保意识缺乏,古镇出现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铁棚和乱摆摊、污水直排等行为。自2017年《贺州市黄姚古镇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黄姚镇坚持人居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并进,聚焦规划保护、秩序管理、环境提升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法治保障推进古镇生态环境保护。
古镇面貌展新颜,居民群众实实在在体验到获得感和幸福感。游客李女士说:“这里最打动我的就是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态环境和古朴静谧的感觉,带着家人在这里晒太阳,什么都不做,看着蓝天碧水发呆,就是一种享受。”
贺州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蝶变”。“炭冲村有‘三天’,昨天贫穷落后脏乱差,今天干净整洁奔小康,明天生态致富文旅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黄高祥介绍说。
近年来,炭冲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改厕+污水一体化处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水肥一体化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升级,环形村屯道路、休闲观光公园、户外实践基地、篮球场、羽毛球场、文化馆等文娱设施一应俱全。炭冲村成了真正的“宜居乡村”,村民有了更多幸福感。炭冲村也先后荣获自治区“清洁乡村·百佳村屯”、绿色村屯、自治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