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广西携手东盟共全力加快推进“数字丝路”建设

新闻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广西灵山烟墩大鼓:一鼓雷动 回响千年

“咚咚、咚咚、咚咚、咚……”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响透十里开外。1月23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2023年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

  • 广西:河湖管护的民间力量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以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

  • 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1月18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西3人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获得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的赵洪是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

  • 广西钦州:铆足干劲建设平陆运河

    临近春节,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马道、企石、青年3座梯级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机,铆足干劲,抢时间、赶进度,在腊月寒冬上演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1...

  • 广西防城港:搬出“山窝窝” 生活美起来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那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各户都在有序忙碌着,袅袅的炊烟、欢喜的笑脸,处处散发着年的气息。 记者来到搬迁户李世教的家时,他正在门口小菜园里摘青菜...

旅游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旅游景区品牌创建 广西北海: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高起点高标准...

2022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以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旅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开年游广西 南宁欢迎你

    12月26日,记者从广西冬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南宁主场)暨2023年“开年游广西”活动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为全力提振岁末年初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推进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广西崇左市加快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崇左市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对崇左建设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作出安排部署,支持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壮美边关”品牌,加快建设...

  • 广西首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落户龙...

    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和重庆荆竹村从57个国家136个候选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大寨村成为...

  • 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山水与摇滚的激情碰撞

    以宽阔平坦的绿茵为席,用水墨勾勒的山峦为幕,将表演的舞台嵌入山水……12月10日—11日,2022桂林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山水LIVE·桂海晴岚音乐派对在广西桂林市桂海晴岚景区激情开唱。   错象、芝麻布、...

  • 广西北海:文旅融合谱写 “文化合浦”新篇章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精心绘制宏伟发展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合浦”新篇章。 北海市合浦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博物馆进行改造...

广西携手东盟共全力加快推进“数字丝路”建设

发布时间:2021/08/19 财经 浏览:61

“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2020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对深化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提出了具体倡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山水相连,东盟市场在广西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以广西合浦等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国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序幕。近年来,广西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全力加快推进“数字丝路”建设,数字经济合作成为中国和东盟经济融合的一大亮点。

重大开放平台力拓东盟市场

“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将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文莱广西总商会会长郑作亮表示,“未来希望能够和广西开展更多的贸易往来,把文莱的土特产带到中国,把广西乃至中国的优质产品推向国外。”

2021年4月,位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正式揭牌运营。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中国—东盟经贸中心将有力推进中国与东盟乃至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的国际合作,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贸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开放战略平台的融合发展。

“中国—东盟经贸中心集广西一系列重大开放平台的优势,促进跨境金融、跨境物流以及法务、税务、国际咨询等,为中国—东盟和RCEP国家乃至全球的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自贸办专职副主任谭秀洪说。

走进广西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施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广西数字经济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艳介绍:“国际交流中心近期将投入使用,适配基地、产业中心等产业园一期的其他板块也已全面铺开建设,2021年9月将实现开园。”目前,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5.29亿元,签约企业43家。预计至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超过300家,带动投资超过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直接营收贡献超过500亿元。

广西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数字广西集团董事长刘洪表示,当前广西正处于多重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期,数字广西集团将充分发挥各项优势,对标国际一流,建设好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数字产业发展营造优质的环境。

截至2020年底,中国—东盟信息港3条国际海缆、12条国际陆地光缆、13个国际通信节点、1个国家域名CN顶级节点、1个南宁区域性通信业务国际出入口局建成使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广西)东盟数据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老挝云计算中心等国内外云计算中心建成运营。

如今,广西正积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数字技术创新平台,为广西和东盟数字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旨在助力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广西5G产业联盟在南宁市成立。联盟未来将深化广西基于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数字经济合作。

作为广西5G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楼向平表示,联盟将积极“走出去”,与先行省份的5G产业联盟携手合作,开展多领域、跨产业的多方交流融合,共同推进建成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

广西是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核心支点,近年来出台了《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广西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快面向东盟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广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数字经济活力不断释放,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达7267亿元,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到了1.3万多家,累计建成5G基站达3.1万座,成为推动广西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得益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当前广西正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已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9个城市布局了26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一核一心三基地”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华为、浪潮、阿里巴巴等数字企业在广西的投资也已形成集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核心研发、数字产业孵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京东(北海)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累计引进企业138家,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对接落地项目32个;南宁市国家级互联骨干直联点预计9月建成运营;面向东盟的北斗技术应用在东盟国家部署各超过100套。

此外,广西还着力培育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广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上半年,广西抓实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信息港建设载体,总体规划对应的46个项目开工24个,竣工14个;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项目建设顺利,广西筹划的115个重点建设项目有93个已开工。

“我们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争取到2025年,广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助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技术与应用推广处处长苏爱民表示。

跨境电商成为发展新引擎

5月21日,一艘载着147吨柬埔寨芒果的冷柜集装箱货轮靠抵钦州港。这是柬埔寨新鲜芒果首次出口中国,随后销往北京市、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

钦州港此前已开通泰国、越南水果海运快线,现在又常态化开通柬埔寨水果快线,为东盟农产品通往中国大陆搭建最便捷的“海上高速”。未来,钦州港将增开更多东盟水果快线,为东盟各国新鲜水果经钦州港口岸进入我国乃至远销中东欧市场提供便捷的通关环境。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节点,广西共有友谊关、东兴、钦州港等11个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进境水果量稳居全国前列。

近两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内相继获批南宁、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及钦州、崇左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激活广西经济发展一池春水的同时,也成为拉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上半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崇左片区跨境电商交易额为34.33亿元,同比增长508.9%。

广西自贸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与各片区所在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跨境电商具有政策优惠、通关高效、物流便利等独特优势。广西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保税仓与跨境商品展示线上线下体验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陆续引进百世物流、海外仓、速博科技等电商企业超10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广西毗邻东盟国家,地理优势明显,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逐步形成。南宁片区开通了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和南宁—马尼拉、南宁—曼谷跨境电商专线,提升跨境运输能力和效率;崇左片区为跨境电商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在凭祥综合保税区清关的跨境电商货物,1天可到达越南,2天可到达泰国,3天可到达美国。

为了加快广西与东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驶入快车道,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021年至2022年,广西将重点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中药材加工等跨境产业链,推动构建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双园”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跨境产业链,谋划推动构建橡胶、棕榈油、木材、水果等东盟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粟坚表示:“广西推动一系列支持政策,赋予自贸区各片区先行先试改革优先权,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方式,将跨境电商打造成为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的引擎和增长点。”